編者按:
省委出臺《陜西省黨政干部鼓勵激勵辦法(試行)》《陜西省黨政干部容錯糾錯辦法(試行)》《陜西省推進省管黨政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辦法(試行)》以來,因為注重以實績選拔干部,激發了全省干部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形成了你追我趕、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與此同時,那些敢啃“硬骨頭”、敢蹚“地雷陣”的勇于擔當者得到保護,一些履職不力、工作平庸的太平官則遭遇罷免。“三項機制”讓干部隊伍作風煥然一新,起到了凝心聚力、推動工作的作用。為了促進全省干部群眾進一步貫徹落實“三項機制”,助推和保障“追趕超越”,本報再度約請專家學者,就“三項機制”的核心要義進行深度闡釋和解讀,供讀者學習參考。
強力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實踐性制度創新
西北政法大學文化與價值哲學研究院院長、教授 劉進田
“三項機制”是我省在發展的關鍵時期,以巨大的實踐勇氣推出的系統性科學性的制度創新舉措,是強力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實現“三個陜西”和“追趕超越”發展目標的實踐創舉,將激活廣大黨政干部隊伍干事創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帶領全省人民打贏全面建成小康陜西的攻堅戰。
一、是激活黨政干部實現“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科學系統的動力機制
“三項機制”作為重要的制度創新,具有科學性和系統性,是針對目前干部隊伍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并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作出的理性決策,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堅持從嚴治黨、強力反腐、鏟除四風,要求依法行政,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在這種環境下,有的干部無所適從、為官不為,這種消極無為現象,成為黨的事業發展的攔路虎。解決這個前進道路上的新問題,已成為當務之急。對黨政干部進行信念信仰教育、促其轉變思想觀念當然是很重要的,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從制度、機制層面解決問題,則更為現實,也更為有效。“三項機制”就是著眼于從利害關系和制度機制上解決目前黨政干部隊伍中存在的問題的科學舉措。同觀念相較,制度更切近人的具體行為,更具有他律性和強制性,從而更具有效性。
“三項機制”的科學合理性還表現在其系統性和關聯性上。鼓勵激勵機制所要解決的是干部干事創業的內在動力問題;能上能下機制所要解決的是干部的外在壓力問題。有了內在動力和外在壓力,干部就會有干事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但很可能又會害怕在干事中犯錯誤,如此,還要有容錯糾錯機制。這樣的“三項機制”配合起來,就會使干部既有干事創業的主動性、積極性,又能放下顧慮、甩開膀子大干。
二、抓住了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牛鼻子”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指出:“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黨不是抽象的,黨的地位和作用要通過黨政干部來體現和發揮。如果黨政干部的能動性、主體性發揮出來了,那么,我們制度的最大優勢就發揮出來了,黨和國家的根本和命脈就鞏固了,人民的利益和幸福就實現了。黨政干部是黨的人格化體現,黨的巨大作用要通過黨政干部來實現。
黨在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激發干部的能動性就成為關鍵。“三項機制”出臺的用意,正在于激活黨政干部的能動性,因次,可以說是抓住了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牛鼻子”。
在實現“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艱苦實踐中,讓想干事、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得到精神上的鼓勵、物質上的獎勵、政治上的提拔重用,讓敢于創新創業的干部的失誤、失敗得到寬容,讓那些平庸的、失職的、不適的、不為的干部騰開位置,是在精神上、物質上、政治上對干部的正當性合理性激勵,因應人性,切合實際,利于事業,體現公正,必將推動我省各項事業迅速發展。
三、對促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發揮積極作用的關鍵在于執行
科學合理的制度機制要想收到實效,關鍵在于執行。但執行往往又是最難的。在我國司法實踐中,長期存在著執行難的問題;在行政實踐中,多少也存在著制度執行難的問題。人民群眾看好“三項機制”,期待“三項機制”發揮應有的效力,這就要求我們要將其執行放在關鍵位置。
“三項機制”的執行肯定會遇到許多阻力和難題。比如“能上能下”,讓誰上?讓誰下?因為會涉及到具體的人,就必然要面對人情、說情、關系等,如何克服這些不正當因素?再比如,能者和不能者按什么標準來確定,又該怎樣來辨別失誤與錯誤,由誰來辨別,等等,都是繞不開的難題。為此,必須要有具體的規則和程序,要有決心和智慧,要有民主和法治,要有公正和理性,要不斷總結和完善。“三項機制”的制定出臺,只是解決了黨政干部的行為有法可依的問題,而接下來的則是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的問題。而且,后三個問題是更加重要的問題。只有切實將后三個問題解決好了,“三項機制”才能得到嚴格的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