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省委出臺《陜西省黨政干部鼓勵激勵辦法(試行)》《陜西省黨政干部容錯糾錯辦法(試行)》《陜西省推進省管黨政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辦法(試行)》以來,因為注重以實績選拔干部,激發了全省干部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形成了你追我趕、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與此同時,那些敢啃“硬骨頭”、敢蹚“地雷陣”的勇于擔當者得到保護,一些履職不力、工作平庸的太平官則遭遇罷免。“三項機制”讓干部隊伍作風煥然一新,起到了凝心聚力、推動工作的作用。為了促進全省干部群眾進一步貫徹落實“三項機制”,助推和保障“追趕超越”,本報再度約請專家學者,就“三項機制”的核心要義進行深度闡釋和解讀,供讀者學習參考。
“三項機制”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創新實踐
省社科院政治與法律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郭興全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治國理政的創新實踐中,將全面從嚴治黨作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根本政治保障,作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斷深入推進。統籌協調鼓勵激勵和監督約束機制,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是對干部用權履職過程進行管理的有效途徑。陜西推出的“三項機制”既是實激勵,又是硬約束,是強化“四個意識”、推進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實現“追趕超越”的創新之舉。
“三項機制”是省委強化“四個意識”的生動體現。 “四個意識”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基本要求,也是黨員干部必須牢牢把握的根本遵循。黨的干部是黨的事業的骨干,他們是否具有“四個意識”,對于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實現“十三五”經濟社會良好開局至為關鍵。針對當前一些干部“為官不為”的突出問題,習近平同志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對各級干部,要堅持激勵和約束并舉,既堅持黨紀國法的“高壓線”,也要重視正面激勵,完善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地給那些嘔心瀝血做事、不謀私利的干部撐腰鼓勁。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習近平同志又強調,要通過“三個區別開來”解決“為官不為”的問題。
陜西省委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不移地向黨中央看齊,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省委書記婁勤儉提出,要圍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陜西提出的“追趕超越”定位和“五個扎實”要求,建立干部鼓勵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三項機制”,著力解決干部動力不足“不想為”、擔當不足“不敢為”、能力不足“不能為”的突出問題,把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轉變為陜西的生動實踐,為全省譜寫“追趕超越”新篇章提供更加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用實際行動落實“四個意識”。
“三項機制”是推進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的創新探索。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不僅在理論和實踐探索中建立了一套較為完備的制度體系,而且在新的實踐中不斷創新完善。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作為治國理政和推動改革發展的核心要求,強調“全面從嚴治黨是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必然要求”,開啟了管黨治黨的新境界。全面從嚴治黨,就是要不斷推進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加強制度建設,落實制度治黨要求。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通過兩輪清理,一攬子解決了黨內法規制度中存在的不適應、不協調、不銜接、不一致問題,有力維護了黨內法規制度的協調統一。同時,黨不斷加強黨內生活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反腐敗制度等基本制度建設,形成了涵蓋黨的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工作制度、監督制度等方面的開放型制度體系。陜西省委同樣高度重視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的緊密結合,將思想教育和從嚴管理干部的成功經驗及時升華、固化為制度,力求形成長效機制,從而不斷推進從嚴教育管理黨員干部制度體系的嚴密與成熟。陜西出臺的“三項機制”,著眼于當前和長遠、治標與治本相結合,進一步構建起以激勵約束制度建設為核心的長效機制,體現了干部管理嚴中有愛、寬嚴相濟、剛柔并重的理念和導向,是對陜西黨建制度改革的一次再深化。
“三項機制”是實現“追趕超越”目標的重要密鑰。全面從嚴治黨既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需要,更是完成當前歷史任務、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根本保障。當前,陜西經濟社會發展面臨很多挑戰,且關中、陜北、陜南三大區域發展還不夠協調,資源環境制約日趨凸顯,創新發展內生動力不足,實現“追趕超越”發展目標,既取決于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的引領作用,也取決于干部隊伍的活力和創造力。當前,全省干部隊伍總體上是好的,但是,伴隨著“各種特權”被清零、“違規福利”被取消、“灰色收入”被封殺,少數干部思想困惑增多,做工作干事情動力不足、積極性不高,出現了廉而不為、廉而不勤、懶政怠政等問題。“三項機制”的出臺,一方面是鼓勵干部積極作為,放開手腳大膽干事,決不“毫無作為”;另一方面是激勵干部主動擔當、自覺履職、嚴以用權,決不“胡亂作為”,從而在“追趕超越”的征程中建功立業。